苦并快乐着
2011年9月,经过自愿报名和选拔,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派遣,藤县藤城中心小学教师冯明贵被公派到老挝百细华侨公学,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。
近日,回国度假的冯明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,分享了她在老挝支教的感受。
苦:水土不服脚长水泡
在南宁参加了几天的外派教师培训后,去年9月6日,冯明贵踏上了飞往老挝万象的飞机。别样的特色美食、美丽的热带风景、淳朴的民风民情……飞机上,冯明贵憧憬着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。
到了万象,再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,冯明贵终于到达了支教所在地———位于老挝南部的百细市。老挝是一个农业国,80%的人口是农民,百细虽说是一个城市,其实也就是一个较大的集镇。这时的她意识到,对于即将开始的支教,自己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必要的思想准备。
冯明贵所支教的百细华侨公学是老挝最早的华侨汉语学校,兴办于1929年,有小学部和初中部,主要招收华侨学生和能交得起学费的当地贵族子女。
虽说是当地的一所贵族学校,但百细华侨公学的教学硬件却十分有限。和冯明贵一同支教的老师还有5名,来自广西各地。在他们之前,这所学校已有6名中国外派老师,由于教师宿舍有限,学校将一所闲置的大教室改造成一个个小隔间,新到的老师一人一间。
由于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,老师们只能提着水到厕所里洗澡。一些小孩子不懂事,大小便时总把厕所弄得满是污秽,老师们每次洗澡时总要先把污秽冲洗干净才敢进去。后来,体谅到老师们的难处,校董批了其中一间厕所给老师专用,门外加了把锁头,这才解决了问题。
洗澡问题刚解决,水土不服的问题又出来了。冯明贵到老挝时,正是老挝的雨季。由于水土不服,她的脚上长了很多水泡,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且交流困难,她只好忍着疼痛,将水泡一一扎破,再用从国内带去的消炎水进行处理。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,冯明贵总算克服了这个生活难题。
在老挝,冯明贵碰到的最大困难还是语言不通,“好比鸡同鸭讲,几乎无法与当地人交流,无论是外出买菜还是逛街,都要带着一名略懂老挝语的中国老师陪同。”冯明贵说,好在老挝人生性友善,无论碰见任何陌生人,只要你看着他,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微笑,并双手合十说声“萨拜蒂”(你好)。
乐:“肢体教学”受到肯定
到达学校后,学校只给了一天时间整理房间和适应环境。第二天,冯明贵正式上课了。
由于当地学生已经是第三代、第四代后的华人子弟,汉语知识水平非常有限。为了掌握学生们的汉语水平,冯明贵的第一节课是汉语摸底课。当她一走进教室,学生马上站起来齐声喊:“老书(师)早安!”让她差点忍不住笑起来。
经过摸底,冯明贵发现,由于老挝语的发音跟中文发音存在差异,学生们总是发不准平舌、翘舌和圆唇音,容易把“ou”读成“iu”,而“ü”又读成“i”,如把“绿”读成“立”。不少学生写汉字时更是不讲究笔画与笔顺,很多同学都是看着教科书上的汉字字形用笔将字“画”上识字本的。针对这种情况,冯明贵制订了一套拼音与拼读、笔画与笔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,耐心地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与写字方式。
课堂上的一次趣事也让冯明贵大受启发,并从中提炼出了一套“肢体语言教学法”。一次,几位学生想知道“鸡蛋”这个词语用中文怎么说,由于中文词汇量有限,学生们再怎么表达,冯明贵都不明白他们想问的是什么。最后,一名男生急中生智,他一边一摇一摆地模仿着母鸡的走路姿势,一边发出“咯咯”的声音,还从屁股底下“掏”出一个“蛋”来,冯明贵这才明白学生们想问的是“鸡蛋”。后来,冯明贵经常在课堂上采取肢体语言、表演、画画、电脑播放图片等形式进行教学,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,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。
在冯明贵的努力下,学生们学习汉语的态度渐渐地从“要我学”变成了“我要学”,她所负责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,在学校举行的期中考和期末考中表现良好,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肯定。
“一年的支教经历,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。”冯明贵告诉记者,支教工作强度挺大的,生活也挺艰辛,但能得到当地学校的好评,还与师生们融洽相处,却是一件“辛苦并快乐着”的事情。
冯明贵希望,在接下来一年的支教工作中,她能更好地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,让其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