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到五河支教有感
铜陵市第三中学 汪洋 铜陵市第一中学 王力
当人们长期在一个环境中生活,会养成一些特定的生活习惯。在家乡,处处感觉到舒适、惬意,令人徒生对家的眷恋。我们一行支教教师刚从铜陵来到蚌埠时,立刻感受到两地的环境差异:从城市来到小集镇,少了一些城市的躁动,没有了无尽的车流、拥簇的人群,但平添了一丝难得的宁静,空气也令人心旷神怡。
我们知道要克服的困难很多,对此已有心理准备。我们支教的学校——新集中学坐落在小镇的中心,环境优美。我们刚到学校,学校就在生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方便,我们憩息在办公楼四楼的一间办公室里,房间宽敞明亮,摆放了两张单人床和一张办公桌、几张课桌,生活用品校方也考虑的比较周到。
五河的饮食结构与铜陵相比也不相同,中午吃米饭、早晚吃面食,但面食花样较多。口味上偏咸辣,好在我们都不挑食,饮食方面没有太大困难。这些都让我想起当年的学生生活,同样的离乡愁绪、陌生的环境、生疏的人群,但这次肩负着支教的重任,难免多一些压力和一些忐忑。
夜晚的微风清爽、月光皎洁,不免想起刚离别的家,但我想,明天的太阳会更美好,新的环境、新的挑战,我来了!
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,我们开始面对此行最重要的工作——走上课堂。这所学校的高中生源,是经过县一中、县二中层层“选拔”以后的学生。学生基础薄弱,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。既要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,又不能过多的讲深、讲难,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。在和当地教师充分协商以后,我们决定:重点分析关键知识点,对新知识要用到旧知识的时候,先复习以前的知识点,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,有一个好的过渡和连结,在巩固的基础上展开学习,做到旧内容不丢,新知识不难,并配以相应的练习,解决学与习的平衡,以期达到最佳效果。
在经过一周的实践后,发现学生对化学这门课较感兴趣。课堂上有不懂的问题,在老师的鼓励下,不少同学举手提问,我们都耐心地予以及时地解答。此外,每节课都预留一定的时间,让同学们对某个知识点或一道习题进行交流讨论。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的活泼性,又可以让大家交流心得。一节课下来,我们的教学任务能顺利达成,学生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。
同时我们也深深知道: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准备,面对不同的区域文化、不同水平的学生,争取将我们的所学,尽情地展示在这需要我们的课堂里。